2006年11月7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民间考官”考民警
衢州市公安局长把这考核办法比作“一条鱼从深海游进鱼缸”
本报记者 朱兰英 徐晓 通讯员 张飞

  本报讯 昨天,衢州市衢江公安分局社区民警小王用了一天时间,与自己管辖几个村庄的村民“聊天”,一天下来不仅在村民中混了个“脸熟”,还掌握了几条重要的治安情报线索。这在往年根本是不可能的,因为下半年是各种考核的“高峰期”,考核任务会占用小王很多时间和精力。而现在,一场考核体系改革为他松了绑。
  记者从衢州市公安局获悉,从今年10月25日开始,衢州市公安局开始对县级公安机关试行新的民警绩效评价体系,把案件的控制率、侦破率、信访申诉率及民警在群众中的见警率和知晓率等内容纳入考核。“考官”除了民警自己、上级公安机关、新闻媒体外,还有民间“考官团”里的200名各界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社区居民(村民)、企业主、驾驶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。
  “以往的考核单纯以‘数字’和‘指标’来论绩效、排名次,不能客观反映公安实绩,而且大多以‘关门自考’的方式进行,好坏都自己说了算,老百姓基本没有话语权。”衢州市委常委、公安局长黎伟挺指出了沿用多年的公安考核体系的弊端。而现在衢州市公安局的考核体系中,除了队伍建设仍以内部评价为主外,其余近20项考核细化指标均通过统计抽样调查、回访当事人、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,吸收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广泛参与。另外,200名民间“考官”还将随时组成专门的明查暗访组,不定期地开展抽查活动。
  黎伟挺形象地比喻说,考评体系改革前后,犹如一条鱼从深海游进鱼缸,哪些工作是群众满意的、哪些工作是需要改进的,无不受到大众的审视和评判。“这种‘鱼缸效应’会使公安机关更加注重自我的完善,并且认真而诚实地去提高自身绩效。”